2025年7月16日 星期三

學術研究|聊聊研究倫理審查

研究計畫送研究倫理審查,是我在學術生涯中數一數二討厭的事情……

因為那個流程相當繁瑣,而且你必須非常仔細地交代整個研究流程跟步驟,光是申請一有什麼問題被退件,就要跟老闆在那邊對系統對個老半天重送,送件之後審查委員還可能讓你的研究計畫書變成兩倍厚。

接著多年期研究每年要續案、結束的案子還要管你的資料保存跟銷毀,一間研究室可能每個學期都有新案要送,於是大概每半年就要處理一回。

我們的研究室大多的研究工具只是匿名問卷,即便是匿名問卷,現在也必須在最前面附上經過審查的知情同意說明,保障受測者拒絕填答問卷、甚至向研究倫理委員會申訴的權利。

當然你還是會看到很多研究生的問卷前面沒有附上什麼知情同意說明,但你要想拿到國科會補助,或是發表到國際期刊,你就得拿到研究倫理審查核可。(而且在國科會申請的當下就得送件繳錢,你計畫沒過就等於自掏腰包付審查費)

研究倫理審查是讓近幾年研究越來越難做的原因,但也是研究水準跟要求越來越高的其中一個原因,我們本來就不可能再用1980年代以前的研究標準來看當代的研究。

但就像母校師大當前的狀況,研究倫理審查再嚴格,就是會有人找漏洞去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