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 星期二

攝影觀點|開始了Flickr照片備份之路

照片或資料備份有一個備份321原則……

這個321原則是指:

  • 至少3份資料複本
  • 至少2種不同的儲存媒介
  • 至少1份異地保存

我自己一直嘗試遵循這個原則,所以家裡也有不少存放照片的硬碟,不過對於異地保存一直都滿困擾的。

1份異地保存,最重要的就是確保當你手上的儲存媒介受到當地不可控的物理危害時,還能夠有一份位在不同地方的備份。不論是天災、人禍,有時候硬碟是帶不走的,這個時候就只會剩下儲存在異地的那份資料。

但這份資料要備份在哪裡?我自己是煩惱蠻長一段時間的。

除了本來就有異地房屋的人、把備份硬碟鎖在銀行保管箱之類的方法,雲端空間算是最簡便的方法,很久以前Google相簿還是免費無限空間的時候都往上面丟(但是會壓縮),但後來Google停止了這項服務。

再考慮了幾年後,今年初選擇回去付費買Flickr Pro,最主要是因為無限空間,不然以現在超過10TB的照片量,一般雲端的花費還滿驚人的。Flickr的公開跟非公開相簿的管理也還算方便,除了備份自己的照片,也可以多一個展示相片的空間。

這份備份我就不備份RAW檔了(要備份RAW檔的話Flickr的母公司SmugMug可以備份),非公開照片就是按原本的資料夾無腦備份,只是照片太多了,我備份的速度非常緩慢,半年過去後也只備份到了2012年😂

另外也在經營Instagram、Threads的時候,順便把使用到的照片放到公開的相簿中,漸漸地累積自己的照片展示館。其實在IG成為主流的圖片社群平台、短影音接著又成為主要的影音媒介時,以前那種分享相簿的模式就越來越少見了,以前常常在Facebook上看別人相簿,一直看一直看的那種感覺,慢慢就找不到了。

我自己是覺得,相簿這種模式對攝影愛好者來說,還是很重要的啦!所以……

歡迎大家留言互追Flickr(?!

我的Flickr連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