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3日 星期五

IG經營|觸及與觸及率的秘密

 

這一篇沒有根據特定一個問題,而是因為不少人會在問答日以及發私訊詢問觸及相關的問題。我發現很多人有對觸及過度看重,但其實不太清楚觸及有什麼用、是什麼樣一個指標的狀況,所以這次就來談談觸及吧!

在流量密碼第三章「簡易數據觀察分析」中,我解釋了曝光與流量來源的關係,以及這些曝光在流量關聯性分析中的角色。不過在那篇當中,我沒有太解釋觸及的角色,因為在我個人的經營中,並沒有太看重觸及數據。

但我的本職工作本來就跟統計分析、量化數據有關係,所以在我經營的過程中,我還是很自然的會用這些數據做簡單的成效評估分析,今天這篇文章,我就來講解一下觸及產生的過程,以及應該怎麼看、怎麼用觸及這個數據,下面我會用五個分段來敘述,這是一篇有點長的文章,可能需要一點耐心喔!😂


一、觸及產生的原理

我發現很多人都有「觸及很重要」的迷思,去網路上搜尋,也會發現很多認為觸及遠比按讚數重要的論點,告訴你不要太執著於粉絲數與按讚數
而是要專注於觸及。

不過你會發現,那些覺得觸及最重要的觀點,大多是從行銷的角度出發的文章。

沒錯,從行銷的角度來看,當你想要爭取業配或其他商業合作的時候,觸及率是滿重要的,因為那就是一個你能拿出去證明帳號具有觸及潛力的數據。

問題是,你以為你的觸及從哪裡來?

所以我這就給你解釋解釋,你的觸及怎麼來的😂

首先,當你在發出了貼文,誰會看到?

  1. 那些追蹤你的粉絲會在首頁上看到你的貼文,開啟小鈴鐺的最優先,然後是常跟你互動的粉絲,這些人會成為你的第一波首頁曝光。
  2. 接下來如果你下了合適的hashtag,那麼追蹤hashtag和瀏覽hashtag的人會成為第二波的首頁曝光,或是主題標籤曝光。
  3. 當你的粉絲喜歡你的貼文,他們就會與這些貼文互動,包含按讚、留言、蒐藏、分享。那些從粉絲分享進入到你貼文的人會成為其他曝光。
  4. 當你的貼文有一定的前項互動量可以做為關聯分析的基礎時,不是粉絲的人開始可以在探索、首頁上,看到你的貼文,成為探索曝光以及第三波的首頁曝光。
  5. 如果你買了廣告,系統會將廣告推播給你的粉絲、與你粉絲相近的人,或是其他你指定的目標群體,不過他們通常還是會與你或你的粉絲有點關係。

這些曝光會轉變成觸及,但轉換率不是100%,並不是每個曝光都會成為你的觸及,隨著每個人、每則貼文的狀況曝光與觸及的差距都會不同,但大部分的情況下,兩者不會差距太多。

以上就是你貼文獲得觸及的過程,整個過程的邏輯大概就是這樣,如果互動量大,這個步驟可以在很短的幾分鐘內不斷重複且重疊發生。

有一定經營規模的朋友一定知道,hashtag能為你帶來曝光數量通常不會太多,最多的曝光大多來自於首頁曝光,也就是第一項。而後續的曝光基礎,也大幅度的根據第一項。

不知道我的意思這樣夠清楚了嗎?😂
我的意思就是,沒有粉絲,就沒有曝光、沒有流量,也就不會有觸及。
一個沒有任何粉絲的帳號,發出一個沒有hashtag的貼文,這樣觸及就會是零,可以理解嗎?不過粉絲沒有100也看不到洞察報告😂
所以,觸及雖然對行銷來講很重要,但絕對不能因此就不管粉絲數與按讚數。
粉絲就是你最基礎的流量源,沒有粉絲,你的觸及連動都不會動


二、觸及迷思的產生

那為什麼網路上會有那種「不要太執著於粉絲數與按讚數,要專注於觸及」的言論呢?

(一)業主需求

原因是因為,對想找社群經營者進行合作的業主來說,其實他們並不是時常需要大量粉絲的社群經營者,大約1-5千粉的小型或微型社群經營者可以讓業主花更少的錢,換到更有效的觸及率,因為這類小型或微型的社群經營者通常有更高的粉絲黏著性,平均觸及率也更高。100個粉絲1,000,但平均觸及率40%的的社群經營者可以觸及到40,000人,但1個10萬粉絲,平均觸及率10%的社群經營者只能觸及到10,000人,然後找前面那100人合作的成本遠低於那個有十萬粉絲的經營者。這個時候,業主要看的就是觸及「率」而不是粉絲數。

(二)粉絲數與按讚數的製造問題

另外一個原因是因為,粉絲數和按讚數都能騙你,但觸及不能,觸及沒有就是沒有。

粉絲數跟按讚數都遠比觸及還要直觀的多,我們在看不到後台數據的狀況下,也都是依據粉絲數和按讚數來觀察一個帳號。但粉絲跟按讚就是可以「製造」出來,一開始先製造一些粉絲,然後發現製造的粉絲不會按讚,再去製造按讚數,似乎是某些社群媒體的運作方式。

製造出來的粉跟讚就不會有觸及嗎?應該還是會有啦,製造粉絲可能一開始會有一些觸及,畢竟這些製造出來的粉絲不是只當你的粉絲,但如果買來的粉不是很活躍,那麼到後面就會成為你的沉默粉絲,不過就連自然人也是會成為沉默粉絲的。而製造出來的讚應該還是可以像正常的讚一樣發揮作用,不過這不是這篇的重點,我就點到為止😂

重點是,對於要做行銷工作的業主來說,能夠打到潛在購買客戶才是重點,所以有些行銷網站一開始應該是在提醒業主,更應該注意觸及率而不單單是KOL的粉絲量,無論從上面哪兩個原因,真實的觸及率才能帶來實質的購買,低落的觸及率與虛假的觸及則沒有辦法。

總之,在多重的交互作用、各種傳來傳去後,就變成了,經營只要看觸及喔,不用看粉絲跟按讚的觀念。有趣的是,明明業主看的是觸及「率」,但許多經營者卻總是在哀嘆自己的觸及「量」好低。


三、觸及怎麼看?怎麼用?對經營有什麼幫助?

所以觸及怎麼看,前面已經講了,就是看「粉絲觸及率」,也就是觸及數佔粉絲數的比例。比方說我目前有15,000的粉絲,當我的貼文出去,有5,000的觸及,那就是33.33%的粉絲觸及率,如果觸及是2,000那粉絲觸及率就是13.33%。但也不用每則都在那邊算觸及率,只要有點數感,應該都可以知道大概的比率,也只要知道大概的比率就好了。

這個比率沒有絕對的高低,但一些經營前輩與我自己的觀察來說,1,000-10,000粉的觸及比例最高,可能平均約莫會落在20-50%之間。粉絲越多,平均觸及率就會越來越低。那這個比率有什麼意義呢,就是用來檢核貼文的「擴散成效」。

藉由觀察每一篇貼文的觸及率,你應該會慢慢建立一個標準的觸及率區間,比方說,擁有15,000粉的我,大部分的貼文觸及就是落在2,500-5,000之間,也就是粉絲觸及率16.67%-33.33%之間。然後某一天發出一則貼文,觸及只有1,500,這個時候粉絲觸及率就下降到了10%,明顯的低於正常的觸及率,這時候就可以針對這則貼文做一些檢討,推斷可能的觸及率下降原因。

而某一天又發出一則貼文,觸及達到7,500,觸及率50%,那麼就可以來分析這則貼文成功的原因是什麼。藉此調整與改善貼文的內容,隨著時間越久,慢慢就會知道,什麼樣的貼文能達到平均水準,什麼樣的貼文可能會有高觸及率,而什麼樣的貼文你的粉絲反應不會太好。

還有一種狀況,就是有一天,一則貼文的觸及數突然高過了你的粉絲數,也就是觸及率超過100%的情況,這個時候就享受就好了,這種經驗通常是很難重製的😂,我目前IG觸及最高的師大分部7-11,觸及數是當時粉絲的20多倍,但我至今也不知道為什麼,就只能當作一個極端值。

除了觸及率以外,這邊還要提到一個數據,就是按讚數,按讚數其實也應該要用比例來看。你可以用粉絲按讚率或是觸及按讚率來看,這可以看個人習慣,觸及率主要是了解貼文的擴散成效,而按讚數則是貼文的反應成效。大部分會按讚的人對貼文是呈現正面反應的,就算他沒看你貼文,也對你的人或這則貼文給與了正向的回饋。大多數高觸及率的貼文,也會伴隨高按讚率,也是因為高的按讚率,帶來更高的觸及,並可能回饋到粉絲成長上面。當然也可能存在有高觸及率,但按讚率不佳的情況,這可能是由於貼文具備高度散播性,可是觀眾其實不喜歡這則貼文的情況,但我自己是還沒有見過這種狀況。

所以基本上我的按讚數與觸及之間的關係還滿穩定的,低按讚率的貼文觸及基本上也就會低一些,當我看到按讚不多,我就會去看一下觸及,確定一下是不是觸及的問題,然後再來檢討我的貼文。這就是我前面提到,其實沒有很看重觸及的原因,因為很多數據彼此之間就相互關聯,建立感覺後,大概就可以從各種互動中了解貼文的成效,觸及也不是一個真的很需要放在心上的數據。


四、我到底有沒有被降觸及?

這也是一個常見的迷思,就是官方會降我觸及,我覺得真的很難去判斷,說實在話,官方給的觸及從來就沒有高過吧?在Facebook,是有過一段時間因為官方希望增加朋友間的黏著度而降低粉絲專頁觸及的一個轉折點,但IG應該是沒有這樣一個明顯的轉折的,但我不確定商業檔案的觸及會不會比非商業檔案低,非商業檔案也看不到觸及。如果因為感覺觸及沒有持續成長,就覺得被官方降觸及,這就不好說了,畢竟觸及沒有成長、下降的原因可多著呢!

我唯一比較確定對觸及有明確影響的官方作為,就是Reel功能了,因為這個功能推出後,很多以前無聊會刷首頁、刷探索、刷主題標籤的用戶,就會改刷Reels。所以來自各方面的曝光與觸及都會顯著減少,不過經過一段時間,像我們這種本來就是看平面攝影的攝影愛好者,還是會去刷首頁、探索、主題標籤,但被Reel搶走的就是搶走了,會比較難回來一點。

對我來說,Reel時代後的數據就不能跟Reel時代前的數據去做比較,這樣才比較準確,至於這些觸及下降的原因是什麼,當然有可能真的是因為傳說中的hashtag限制,但我對這種說法抱持懷疑,一方面hashtag能帶來的曝光本來就沒有多少,就算限制了貼文在Hashtag中出現,我認為還是很難造成太強烈的影響。而我自己也測試過使用30個hashtags跟使用15個以下hashtags的差異,結果是,並沒有什麼顯著的影響。

我嘗試歸納一些可能會導致觸及率下降的原因:

(一)粉絲停止增長
一旦粉絲停止增長,觸及停止增長是再正常不過了,這大多數也是因為內容已經無法吸引新的粉絲,那麼這類的內容對於原本的粉絲群是不是也還有吸引力,就需要注意了。如果內容沒有辦法吸引到新的粉絲,觸及率也開始下降,那麼接下來可能就會開始有退粉的現象出現。

(二)經營疲乏
這與第一點可能會相互呼應,很多人一開始經營熱度很高,也很用心在貼文,但到了中後期,沒有辦法再生出跟前期一樣水準的內容,或是膩了,慢慢的就會有經營疲乏的問題,這時候觸及率下降也就理所當然了。

(三)粉絲冷卻
也許你沒有經營疲乏,但本來覺得你的內容很新奇或很有用的粉絲,開始失去新鮮感,這時候他願意進行的互動可能就沒有原本的多,當很多粉絲都有這種現象的時候,即使你持續提供類似品質的東西,也不見得能夠維持觸及率。

(四)同儕冷卻
同樣也許你沒有經營疲乏,但是在初期很熱情跟你互動的其他經營者卻陷入經營疲乏中,而他人的經營疲乏影響到了你的觸及率,這可能代表你的內容獨立性不夠、高度依賴群體互動。但也可能同儕冷卻只佔了你一半的觸及,所以你還是經營得下去,只是會有一點孤單寂寞、少了什麼的感覺。如果影響的觸及過高,或是寂寞感影響到了你的內容產出,那麼你可能就會成為經營疲乏的那一個。

(五)大環境的影響
當大環境覺得投入社群是很好的未來,那麼大家在社群的熱度就會比較高。或是疫情三級警戒期間,大家只能待在家裡上網,那麼社群的熱度就會提高。而當大環境開始轉變的時候,熱度改變,觸及也就跟著下降,我自己有一個假說,就是股票大盤指數跟社群熱度存在著某種掛勾😂

在2021年,股市大好的情況下,大家認為投資可以致富,其他時間就可以玩玩社群,用社群貼補家用,於是整體的社群熱度就很高。到了2022年,由軍事衝突導致的全球經濟衝擊影響到股市的情況下,大家回去乖乖賺錢,社群的熱度就下降了,不過這只是我的假說,而且對於學生族群的觸及應該沒有影響,總之就是外在大環境會對觸及有影響就是了,Reel推出應該也算是這一種影響😂

仔細看看,這些情況是不是能夠解釋自己的觸及率下降,我覺得大多時候都是可以了,除非你正在一個觸及率、粉絲都持續上升,然後隔天觸及突然變成零的情況,可能才是真的有被系統限制。在Facebook,這種狀況只有在多次違規下會發生,而且系統還會告訴你降觸及的時間。不過如果觸及下降只剩下系統限制的理由,而且這樣想會舒服一些的話,那就當作是系統限制吧~


五、如何增加觸及率

想增加觸及率,大概可以從三個角度去出發,包括「粉絲面」、「內容面」與「課金面」。

(一)粉絲面
這是從人與人互動直接改善觸及率的方式,包括引入高互動的新粉絲,以及將現有的一般粉絲培養成高互動粉絲等方法。你可以直接主動出擊,去與高互動的經營者組成互動社群,積極回覆留言或是利用限動、在貼文內容中增加行動呼籲來嘗試提升互動率,進而達到觸及提升的效果。

(二)內容面
這是從改善貼文的方式進行觸及提升的方法,可以藉由提升內容品質、貼文吸引力來吸引群眾,也可以提供具備高擴散性的內容或是具有傳遞價值的內容,前者像是一些有趣,不一定有意義但你就是會想傳給朋友的迷因、可愛照片等,後者則是像教學、旅遊指引等具備實用性、高價值的內容。

但是,迷因這類的東西本身就是一種迷,你不一定每一次都抓的到正確的點😂。而高價值內容產出的成本其實非常高,很多時候不是專職的社群經營者根本沒辦法穩定的產出,這時候可能想看高價值內容的受眾就會選擇離開,而一旦沒有價值的貼文觸及就會雪崩的現像。

(三)課金面
就買廣告,再簡單不過了😂,不過就算買廣告,也只是幫你增加那則貼文觸及率而已,如果你沒有在粉絲面與內容面著力,那麼課金買的觸及也不會轉移到其他沒課金的貼文上,通常還是有實際需求(業主要求)這樣子的狀況再去買吧!

這篇真的有夠長,我有想過要不要把每一段都切香腸,但想想還是一次全部看完才能夠對觸及這個東西有一點全面性的了解。

你可以使用網址將這篇文章分享到你的社群中,也可以將文章分享給你被觸及困擾的朋友。
如果你在自己的文章中需要引述內容,請註明來源即可。
最後,也別忘了追蹤我的Instagram帳號喔~



下面是我在寫這篇文章時最新的貼文,你也可以透過這個連結進入我的IG帳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