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感謝你點進來收看這篇文章,這篇文章是我的IG攝影帳號 @yitephotography 達到7000追蹤的感恩回饋文,也是這個系列的第三篇文章。紀錄了這個IG帳號從2021年8月開始「認真」經營的一些過程。
前一篇文章我提到了主動流量跟被動流量的觀念,並介紹了幾個我曾使用的主動流量策略。這一篇,要來跟大家簡單介紹一下Instagram的一些數據可能是怎麼被應用的。
嗨!感謝你點進來收看這篇文章,這篇文章是我的IG攝影帳號 @yitephotography 達到7000追蹤的感恩回饋文,也是這個系列的第三篇文章。紀錄了這個IG帳號從2021年8月開始「認真」經營的一些過程。
前一篇文章我提到了主動流量跟被動流量的觀念,並介紹了幾個我曾使用的主動流量策略。這一篇,要來跟大家簡單介紹一下Instagram的一些數據可能是怎麼被應用的。
隨著帳號人數成長,每次的人數里程碑問答中,流量與追蹤人數如何成長是一直是一個滿熱門的問題,有一些人將這個議題稱作「流量密碼」。雖然相比於很多追蹤人數很高的網紅來說,5000仍然是個小數字,但對於一些剛起步的創作者來說,我想這些我自己的經驗,也許多多少少能夠提供一些小幫助。
今年的父親節,拿禮物的扣打買了一支錶。我沒有想過有一天我會買一支CASIO的G-SHOCK,特別是在這個智慧穿戴科技已經很發達的年代。這也是我的嗜好誌新分類「日常裝備」的第一篇文章,就來開箱這隻父親節禮物。
攝影包是攝影器材中,非常重要的角色。一個攝影師或一個攝影玩家,可能會花上比思考選擇哪台相機更多的時間去思考該買什麼樣的攝影包。攝影包決定了攝影師能夠帶多少器材在身上,甚至是攜帶器材出門的「意願」。是否能在最佳的時間點用最方便的方法與最快的速度將相機取出、是否能容納相機以外的日常生活使用的物品、以及攝影包的外觀設計是否能夠反映攝影者本人的形象,這些都足夠攝影者傷腦筋了。因此在嗜好誌介紹完我擁有的鍵盤後,我決定先來說說我與相機包的故事,從2009年開始。
研討會名稱:第十二屆台灣濕地生態系研討會
研討會主題:濕地公約50年:臺灣濕地前瞻與回顧
研討會主辦:社團法人台灣濕地學會
研討會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館校區
研討會時間:2021/05/02
研討會資訊:研討會網站
研討會設計:點擊進入